组织

首页>>团学新闻 团学新闻

【综合新闻】行走基层躬身实践•激扬青春助力发展——我校2017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纪实

发布时间:2017-03-20 浏览次数:0

  2016年我校被评为“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2017年寒假,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积极引导我校学子继续投身社会实践,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等部门有关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组织开展了以“行走基层躬身实践·激扬青春助力发展”为主题,以调研河北、就业拓展、爱校荣校、寻访家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共计约8500名学子积极深入企业、农村、学校、厂矿等多层次体验省情、多形式服务群众,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开学后,校团委、各基层团委、各级学生组织积极进行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报和工作总结,各集中实践队、分散实践队、实践个人共计提交“调研河北”大型调研报告62篇,“爱校荣校”校友职业生涯访谈报告662篇,“寻访家乡”专题报告3290篇,“就业拓展”调研登记表6200余份,“十天共读一本书”线上读书心得15600余篇,同学们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特长,在不同的实践经历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在“调研河北”中增强责任使命
       为引导青年师生关注社会热点,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做贡献,校团委及各基层团委共成立了25支重点实践队在寒假期间进行实地调研。
       校团委赴西柏坡调研实践队的师生们以“党中央进驻西柏坡七十周年”为历史契机,深入到西柏坡时期党中央各部门机关及直属单位曾经驻扎过的十几个村落中访谈调研,深入挖掘口述资料及历史素材,再现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的全景历史画卷。外国语学院实践调研团队从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入手,着力对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协同发展进行研究。文学院社会实践队以“浅谈电视节目对扩大河北传统民间文学影响力的作用”为主题走访了河北省各大县市,走进群众,采访专家,为电视节目推动河北传统民间文学的提出合理化、贴切化的建议。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队围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主题深入调研河北省部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透彻了解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信息技术学院实践队以“河北省公共基础设施PPP模式综合探究”为题,通过回收550余份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不同群体对PPP模式的认识与看法,探究我省现阶段公共设施有待完善的现状。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实践队以“民间资本牵手养老机构”为题,深入石家庄、邢台、邯郸、沧州、山东、山西及四川等地的敬老院展开调研,将自身的专业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为区域养老问题的发展建言献策。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要求同学们从“地理人”的视角进行实践探究,优先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自然现象和社会中出现的人为问题及其和自然环境的相关性,将本专业特色及已学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队也从专业特点出发,围绕“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问题”完成了调研与总结。
      各校级、院级重点实践队以“调研河北”为主题,围绕京津冀生态环境、精准扶贫、城乡居民生活变迁、美丽乡村建设等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60余篇研究观点明确、内容数据详实、具有一定科研及社会价值的调研报告,增强了实践队员们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校团委科创中心将从中筛选优秀调研报告做为2017年校内科技创新立项项目,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实践成果的深化完善,以及与科技创新项目的有效对接。
        在“寻访家乡”中体验省情民生
        为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中的变化发展,全校各级团组织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返乡调研,通过走访、体验家乡的新变化,关注所在家乡的民生民情。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合作社小分队”深入到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我国现存的唯一实施人民公社制度的村庄实地考察,采访当地村民,了解公社制度对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旅游学院的同学们立足各自家乡,分析发展家乡旅游业及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可行建议,从而推进家乡文化产业的发展。商学院的实践队重点对保定涞源县春节习俗、旅游产业以及县城风貌建设做了详细调研,对唐山震后重建的不屈的人文精神以及唐山皮影文化进行了深入探究。历史文化学院的实践队员查阅了平山县的历史资料,梳理了平山县的红色革命历程,真切感受到了平山人民仁厚实在、慷慨悲歌的风骨,和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软件学院实践队深入在国家级贫困县阜平县的天生桥镇开展调研,分别从修路、农作、大棚、住房四个新景象描述天生桥镇的经济变化发展。音乐学院实践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集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胜芳镇花会进行调研,透过胜芳花会各献技艺,热闹竞技的民俗娱乐场面,深切感受到了我省传统民俗文化的厚重与博大。各学院的实践队员们在“寻访家乡”调研报告中还详细梳理了磁州窑文化、鹿泉水峪村“丝弦”唱腔、张家口大境门土长城文化、蔚县剪纸艺术等家乡文化瑰宝,更加深了对“美丽河北”的深刻认同与发展期待。
      我校参与“寻访家乡”的3000多名实践学子围绕家乡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文化发展、体制改革等主题,细化调研角度,深入走访体验,累计撰写“民生民情调研报告”3290篇,为当地政府加快经济文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相关工作提供对策建议。
      在“就业拓展”中提升职业素养
      此次社会实践,注重同就业拓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动员同学们深入到家乡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企业用人需求调研,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同时积极宣传我校发展特色及“双一流”建设,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完成近500份社会实践企业用人需求情况调查表,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而更好的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们通过深入当地学校、研究性机构、社会企业、机关单位等进行寻访调查,得出不同地区对于生物专业相关毕业生的需求各有不同的结论,并联系河北省相关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总结出未来生物专业就业呈上升趋势,主要专业就业去向仍为中学教师、医药类以及农业、畜牧业、疾控检疫等方面。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们深入省内外80多家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等进行企业用人需求调研,明确了相关企事业单位对播音主持、影视编导、广告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职业技术学院200多名同学深入不同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短期实习活动,得到实习企业的高度好评,同学们不仅提升了综合素质,也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同时更加认识现代公司需要具备怎样素质的人才,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了明确的认识。
      全校共汇总“就业拓展”调研登记表6200余份,部分低年级学生通过走访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深入调研相关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人才培养建议以及专业需求情况,进一步拓展我校就业市场,提升我校知名度及影响力;部分高年级学生则充分依托各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及就业实习基地开展实习活动,实现社会实践活动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在“爱校荣校”中传承校本文化
      此次实践活动还特意组织安排了“爱校荣校”专项计划,鼓励同学们通过走访所在家乡的杰出校友,采集人物事迹,撰写访谈记录等方式,用实际行动宣传学校发展、助力学校建设。
       教育学院的实践队员们访谈了唐山市第一中学“明星班主任”、曾带出了2012年和2015年两届河北省文科高考状元的刘爱娇老师,还走访了有着“一教就好”口碑的任丘一中优秀教师任英敏,走访了黄骅中学优秀教师杨君霞等等,每位校友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校友小分队”采访大庆第六十四中学教研主任艾书平校友,通过访谈了解了艾老师30余年的工作经历和教学经验。“我和母校有个约定”实践队到母校河北乐亭第一中学给高三新生做学习指导并宣传师大的学科特色及优良学风。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走访了校友“河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魏兵然老师,他提到“艺术的创新,往往靠的是思想的深度”,留给了队员们深刻的启迪。外国语学院16级俄语班的同学们,则在实践活动中深入了解了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高等教育顾问赵孟杰先生多彩人生的幕后故事,打开了自我生涯规划的新思路。
     全校500多名同学积极参加了“爱校荣校——寻访校友”专项活动,共形成了“校友职业生涯访谈报告”662篇,不仅丰富了校友信息资源,更引导同学们在学习校友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职业精神中传承校本文化。
      寒假中,在积极组织动员同学们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校团委再次发起了“十天共读一本书”活动。此项活动是校团委自2016年暑假开始发起的特色读书活动,以互联网QQ兴趣部落平台为载体,结合当下新型电子书形式,旨在引导同学们将实践活动与读书修身相结合,陶冶性情,丰富心灵。寒假期间,由教师推荐、学生评选出《李白评选》、《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及《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本好书,开展了三个阶段的“十天共读一本书”活动,引起了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浓厚兴趣。整个寒假期间“十天共读一本书”QQ兴趣部落每日的访问次数高达4000至7000人次左右,累计发布读书话题总数为28270个。同学们在线上评论经典著作,发布读书心得,提升文化素养,体会知识力量,使假期更加充实有意义。
     为了更好地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评价,同时发现典型、表彰先进,近期学校将对汇总的各类社会实践成果进行总结评优,评选出“优秀集体”、“优秀指导教师”、“优秀个人”及“优秀调研报告”等多项集体与个人奖项,为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树立示范典型,进一步带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编辑:共青团传媒中心网站部 李晴)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青春网 主办单位:共青团河北师范大学委员会

冀ICP备18011017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630号